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時尚 >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 正文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

2024-12-28 02:19:10 来源:鹹嘴淡舌網 作者:時尚 点击:558次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1)
    電影網專稿 2013年內地電影票房成功突破217億元大關,华语依然保持著每年近30%的片海高速增長。但在國內電影市場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外票時候,華語影片在海外市場和國際電影節上的房依表現卻依舊是差強人意。

    2013年內地國產片票房亞軍,旧低席卷超過7億元人民幣的迷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在北美僅獲得了6.7萬人民幣(1.1萬美元)的术佳失票房,而陳凱歌的作缺《搜索》更是慘淡到隻收獲了6700塊人民幣(1100美元)。盡管王家衛的华语《一代宗師》在北美市場取得超過600萬美元,約合3630萬元人民幣的片海票房成績,多少為華語電影挽回了些麵子,外票但卻難掩華語片在北美的房依整體頹勢。

    在國際電影節方麵,旧低華語影片也依舊延續了近幾年的迷艺慘淡,隻有《郊遊》在威尼斯電影節有所收獲。术佳失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2)
2013年華語電影北美票房成績
一、海外表現

華語片海外銷售增長33% 但海外票房依舊持續低迷 

    2013年,國產電影在海外銷售數量達到45部,共計247部次。盡管影片銷售數量較去年的75部有所減少,但銷量部次卻增加了48次,累計票房和銷售收入達到14.14億元人民幣,相比較2012年的10.63億元,同比增長33.02%。

    2013年,華語電影在北美上映的數量也達到了創紀錄的22部,共收獲票房784萬美元,相比2012年的267萬美元增長了近兩倍。不過,僅一部《一代宗師》就已經占去了2013年華語片北美總票房的84%,這也說明其他21部華語電影的票房總和隻有可憐的125萬美元,約合760萬人民幣。華語片在北美的勢頭依舊整體低迷,成為不爭的事實。

    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成為2013年北美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該片於去年8月登陸北美院線,在強力推手韋恩斯坦的幫助下,影片在兩個月內斬獲659萬美元的票房,創造近年來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好成績。位列北美票房第二、三位的華語影片則是《私人訂製》和《毒戰》,分別獲得31.4萬美元和12.82萬美元。

    從2010年開始,華語影片在北美上映的數量逐年增加,從最初的6部猛增到現在的22部,雖然數量有顯著提高,但是總票房卻始終停留在100萬到200萬美元之間。如果沒有《一代宗師》救市,2013年華語片在北美還將出現倒退的情況。在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華語影片在北美的成績卻始終難見起色。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3)
《一代宗師》北美票房695萬美元,創造7年內花語電影在北美最好成績
《一代宗師》票房獨占鼇頭 超過《私人訂製》20倍

    2013年北美上映的華語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還是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盡管比內地推遲了7個月才在北美上映,但其單片順利超過500萬美元大關,最終達到了659萬美元,這個成績是排在第二位的《私人訂製》票房的20倍,也創造了7年內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好成績。要知道,上一次華語影片在北美斬獲超過500萬美元還是2006年的事情,當時《霍元甲》在北美拿下了2463萬美元。

    而曾代表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陳凱歌作品《搜索》,則意外墊底,淪為2013年北美票房最差的華語片,該片僅獲得了1100美元的票房成績,就算折合成人民幣,也隻有淒慘的6700塊錢,讓人大跌眼鏡。《搜索》也險些創造華語片北美最差票房紀錄,目前紀錄保持者為《大腕》,隻有820美元。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4)
曆年華語電影北美票房Top20
    在曆年華語片北美票房中,《一代宗師》擠進了前十,而排在它正前方的是兩部李安導演的作品《喜宴》和《飲食男女》,上映時間分別是1993和1994年,這兩部電影當時的上映影院最多隻有200家,票房卻分別達到了729和693萬美元。相比較《一代宗師》2013年開畫館數高達804家,最終卻隻獲得659萬美元的票房而言,《一代宗師》甚至連20年前的藝術片都沒有跑贏。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5)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不受歡迎,僅僅獲得9萬美元
    除去《一代宗師》,2013年在北美上映的另外21部華語影片一共隻拿到了125萬美元,平均每部電影隻能獲得約6萬美元的票房。相較於2010年,6部華語片在北美就收獲了109萬美元,華語電影在北美的票房成績確實不容樂觀,尤其是一些在內地創造出極高票房成績的華語電影,卻頻頻在北美遭遇滑鐵盧。

    以6億元票房躋身2013年內地華語片票房前5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在國內成績十分搶眼,當時該片也在北美35家影院同步開畫,但可惜最終隻獲得了不到9萬美元的成績,看來“徐老怪”的3D嚐試並未打動北美觀眾。反倒是從作家跨界電影圈的郭敬明表現不俗,兩部《小時代》在內地斬獲近8億元人民幣,在北美也收獲了近7萬美元的票房,對於一個新人導演來說,成績已然不錯。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6)
國內高票房影片北美遭遇滑鐵盧
 內地越賺錢北美越失敗 喜劇、小妞全沒戲

    老一代導演和巨星已經在北美“失勢”,而新一代電影人顯然還不能找準外國觀眾的口味。2013年初“神片”《泰囧》登陸北美,最後隻拿下5萬美元的票房。如果說喜劇片《泰囧》的失利原因是文化差異,那麽主打時尚和青少年情感的影片應該表現的更好才對。但事實是,去年在內地掀起吸金狂潮的“小妞電影”——趙薇大銀幕處女作《致青春》,以及薛曉路執導、湯唯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在北美上映後均不幸在票房戰場上折戟。內地票房的成功者,在北美頻繁遭遇“水土不服”。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7)
當年功夫影片掀起北美觀影熱潮
 商業發行是關鍵 華語片仍屬“少數族群電影”

    2000年末,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在北美上映後獲得超過1.2億美元票房,不僅創造了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好成績,同時也創造了外語片在北美市場的最高紀錄。此後張藝謀的《英雄》和《十麵埋伏》、周星馳的《功夫》、李連傑的《霍元甲》等功夫影片在北美市場熱賣近10年時間。在中國功夫片最熱的時候,一部1993年在中國上映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時隔8年於2001在北美上映時,竟然也能斬獲超過千萬美元的票房。可以說,當時是華語電影在北美市場的黃金時期。

    在功夫片熱潮過後,華語片在北美的情況就大不如前。從2007年到現在,能夠在北美市場斬獲超過百萬美元的影片隻有兩部,一部是李安導演的《色·戒》、另一部就是2013年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雖然華語電影尤其是國產片在2010年後,不斷增加在北美的發行數量,但是卻再未能創造此前的輝煌戰績。歸根結底,難以獲得大規模商業放映是主要原因。

    當年《臥虎藏龍》、《英雄》等影片在北美上映時,皆由索尼哥倫比亞、米拉麥克斯(韋恩斯坦前身)等好萊塢大公司參與宣發工作,上映的影院數量均能達到2000館左右。而在近年,負責發行華語影片的則變成了華獅公司、AMC院線等。這些公司的觀眾定位為北美的華人群體,所以不可能進行大規模商業放映。在這樣的情況下,華語影片上映的影院數量往往僅有個位數,馮小剛的《私人訂製》僅有9家影院上映、《十二生肖》是10家,2013年在北美票房最低的華語電影《搜索》(1100美元)由Vitagraph發行,在北美僅有2家影院上映。

    對於華語電影在北美的票房失敗,發行公司的解釋往往局限於盜版、華人觀影習慣差等。問題是如果上映的影院僅有個位數的話,即便再多的在美華人去看,票房也不可能高到哪去。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章子怡出演的《非常幸運》、周傑倫的《天台愛情》基本都是內地與北美同步上映,不存在盜版等問題,但是票房都不理想。而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由於是韋恩斯坦負責發行,因此得以在800家影院上映,票房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如果影片不能吸引好萊塢大公司參與進行大規模商業發行,那麽華語片在北美創造高票房隻能是空談。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8)
李安的《臥虎藏龍》震驚了美國觀眾
海外市場路漫漫 華語電影仍需強片敲門

    “好萊塢的作品能夠滿足本土觀眾的需求,我認為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樣的,本土電影會占主要地位。”迪士尼總裁艾倫·霍恩曾這樣解釋外語片在北美市場的遭遇。好萊塢影片可以在海外市場稱霸,其背後是對本土市場的絕對控製,想要在這樣一個主場取得好成績,顯然沒那麽輕鬆。

    “我覺得中國也需要有一、兩部‘重量級’影片,諸如《臥虎藏龍》,可以震驚美國觀眾,如果這樣的事情多次發生,中國的影片就能得到美國觀眾的關注。”艾倫·霍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好的影片是叩開海外市場的敲門磚,正是《臥虎藏龍》的成功,開啟了華語片近10年的大賣期。但《臥虎藏龍》也並非一蹴而就,導演李安在此之前又豈止奮鬥了10年。

    除去要打造優質影片外,也有業內人士諫言國內電影人應該培養國際發行意識。“國內很多製片公司不具備海外發行的條件,有的沒有英文字幕,有的電影歌曲沒有海外播放的版權,還有一些快上映了資料卻還不齊全,導致無法形成宣傳周期。”華獅公司CEO蔣燕鳴透露,很多好萊塢影片在上映半年前已經準備好了宣發的物料,內地在國際發行方麵仍需加強規劃能力。

    中國電影目前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隨著本土市場的擴大,海外市場的發展也必將成為下一個目標。在不斷增加影片出口數量的同時,如何能夠拍出強片,爭取大規模商業放映,也是電影人需要考慮的因素。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9)
《郊遊》在國際影展上受讚譽
 二、國際電影節表現

國際影展收獲頗豐 《郊遊》受讚譽

    在2013年柏林、戛納、威尼斯三大海外藝術影展上,依然不乏華語電影人的身影,最終蔡明亮的《郊遊》分別在戛納和威尼斯電影節上斬獲大獎。去年11月的羅馬電影節上,搖滾老將崔健的導演作品《藍色骨頭》獲得特別推薦獎。寧瀛導演的《警察日記》則讓男主角王景春成為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除影片獲得肯定外,華語電影還向三大影展輸出了可觀數量的評委,李安和王家衛分別成為戛納和柏林影展的評審團主席。

    雖然沒有華語影片斬獲金獅或者金棕櫚,但是2013年華語片在海外電影節上的表現已明顯好過去年。2012年的三大影展上,華語電影驚人的沒有一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更遑論獲獎。相比之下,2013年蔡明亮在威尼斯受到肯定,也為華語片鼓了勁。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10)
薑文、章子怡、王家衛均成為各影展的評審
片不吃香人吃香 華語影人組團當評委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然華語電影未能在國際影展上有更大建樹,但是華語電影人去年卻成為三大影展評委席上的常客。年初的柏林影展王家衛坐鎮評審團主席;5月的戛納影展不僅有李安掌旗評審團,章子怡亦成為一種關注單元的評審;薑文則出現在8月的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席上。三大影展的其中兩個評審團都由華語電影人統帥,這種情況相當少見。

    當電影節評委其實是個累人的活,短短10天要看幾十部電影,即便再好的電影也成了一種折磨。不過也有好處,一是增加曝光率,二是順便宣傳一下自己的新片,爭取一下第二年的入圍資格。柏林電影節上,王家衛就攜《一代宗師》進行全球首映。威尼斯電影節上,評委薑文關於選片的事情沒太多談,倒是新片《一步之遙》成為國內媒體關注的焦點。

    在這些大明星之外,中國影評人Magasa(駱晉)也成為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的四位評審之一,這也可算是華語電影人在國際影展上一次“零的突破”。在國內影評人都被指責“拿紅包”、“水軍”和“不專業”的時候,Magasa的成功突圍也為華語電影人樹立了一個榜樣。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11)
成龍牽手範冰冰在戛納影展上宣傳新片《絕地逃亡》
宣傳第一參賽第二 華語明星海外頻造勢

    海外電影節除了是各國導演新作PK之地外,也是各國明星和影片的超級秀場,華語電影人向來不會錯失這樣一個向世界宣傳新片的機會。去年5月的戛納影展,眾多華語新片也紛紛亮相戛納海灘。甄子丹、黃聖依攜3D《冰封:重生之門》亮相;成龍則牽手範冰冰現身遊艇,宣傳新片《絕地逃亡》。就連新生代男星竇驍,也憑借某品牌的邀請出席了紅毯,為自己未完成的新片《狼圖騰》預了一把熱。

    8月的威尼斯影展上,除了水城老將蔡明亮的《郊遊》外,最吸引人注意的可能要數評審團成員之一的薑文了。對於如何評獎薑文沒說多少,倒是成功吊起了所有國內媒體對於其新片《一步之遙》的胃口。香港導演杜琪峰則堪稱是去年的勞模,不僅影片《盲探》在戛納亮相,而且兩次現身多倫多,一次出席“中國電影百年”展映,另一次則是參加多倫多電影節的“亞洲電影峰會”。

    近年華語明星紮堆國際電影節紅毯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盡管沒有作品入圍,但範冰冰、趙薇、楊冪、周迅、佟大為、關悅等都曾登上過三大電影節的紅毯,這也一度引發了不少爭議。對此,曾憑借新作《水印街》入圍去年威尼斯電影節“未來之獅”獎的導演文晏就表示了不解,她認為電影人就應該拿作品說話,而不要總想著走紅毯:“很多演員去了威尼斯之後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走紅毯,甚至有時候完全沒有作品。在多倫多我和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也交流了一下,他至今依然不習慣麵對聚光燈,這才是電影人。一個電影人最舒服的時候應該是在創作中,而不是在紅毯上。中國現在已經是大國了,我們不應該以過於邊緣化的身份出現,應該拿作品說話。”文晏說道。

2013華語片在海外:票房依舊低迷 藝術佳作缺失(圖12)
李安接受電影網專訪談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如何走出去? 戒驕戒躁培養文化

    上世紀90年代,陳凱歌、張藝謀等中國“國師”級導演在海外三大影展上,每每亮相必有斬獲。進入新千年,華語電影人曾在水城威尼斯創紀錄的連續三年擒獲金獅大獎。而在中國電影市場飛速發展的現在,華語電影在海外的發展成績反倒出現了倒退。如何能夠重振華語電影的實力,眾多業內人士給出了建議:培養好本土電影文化,投拍商業大片的同時兼顧“小片”的發展。

    作為世界範圍內最成功的華語電影人,曾經拍攝出《臥虎藏龍》等名片的導演李安,在接受[電影網]專訪時表示,華語電影人應該先把自己的文化培養起來。“我覺得先把自己的流行文化和市場很健康地建立起來,不是大家出來隻想搶錢。我覺得第一步要建立起電影文化,然後慢慢打入世界,你再看看它的影響力是怎麽樣的。但這個我覺得現在很難實現,先把自己該做的做了,這個比較重要。”李安說道。

    在內地市場巨製大行其道的情況下,李安表示低成本影片也要進行扶持。“不光是商業大片和出來搶錢的片子,有文化內涵的電影、小片子也要有才行,中國市場很大,世界各大公司都要去中國市場發展,合作關係多了,電影工業自然會開始強壯起來,久了之後就會有文化氣象,那個時候再去考慮影響世界。”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高速發展,熱錢紛紛湧入電影圈,這也使得投資人充滿了投機心態。作為一名新導演,文晏就表示,投資人應該擁有一些長遠的觀念,不應以賭博心態投資電影。“我們投資人的長遠觀念較少,都想一部電影就大賣。中國不缺好導演,但是在這種投資環境下,會讓導演變得很迷茫,他不能拍他自己想拍的東西,而去拍他不適合的東西,那一定不會好看。”

    前奧斯卡主席西德·甘尼斯在談到中國電影發展時,也還是將其總結為“要講一個好故事”。甘尼斯表示,“中國電影現在發展得真的是非常快,不過作為電影行業,始終需要注意電影質量的問題。不管人們如何把目光投向發展速度,電影最終要落到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講述一個好的故事,否則發展得再快也沒有意義,因為人們不關心。如果能夠講好故事,那麽電影的快速增長就會變成好的票房,也會讓影片更好地為世界影迷所接受,並讓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

作者:娛樂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