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右二)不看好李小龍(左二),被視作其少有的曾因判斷失誤案例
羊城晚報記者 李麗
邵逸夫在電影和電視方麵都有著卓越成就,有趣的护犊是,他在這兩個領域的看低很多做法都是一脈相承的。比如他在邵氏電影時期從主要對手處挖來當時最當紅的李小龙女星林黛;後來在和亞視PK的時候,同樣掀起互相挖角大戰。邵氏他喜歡把所有邵氏明星聚集在一塊,电影帝国和自己一起拍大合照;後來在無線,曾因同樣沿用了這一傳統,护犊台慶亮燈儀式必是看低眾星雲集,一個都不能少。李小龙
邵逸夫之所以進軍電影業,邵氏多少是电影帝国因為家族淵源。邵逸夫的曾因大哥邵醉翁曾於1925年在上海創辦了天一電影公司,邵逸夫在其中擔任攝影師。後來天一公司轉戰新加坡,邵逸夫也轉做發行。1957年,50歲的邵逸夫離開了打拚30年的南洋,隻身來到香港創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一個電影王國的時代從此開始。邵逸夫向對手挖角,捧紅新人,雪藏大導演,上演了一出出“電影江湖”的好戲碼。而他的電影理念,是要拍賺錢的電影,同時也是“大家都看的電影”。
邵氏經典
《大醉俠》
導演:胡金銓 主演:鄭佩佩、嶽華、陳鴻烈
《獨臂刀》
導演:張 徹 主演:王羽、潘迎紫、焦姣
《愛奴》
導演:楚 原 主演:何莉莉、貝蒂、嶽華
《貂蟬》
導演:李翰祥 主演:林黛
《少林三十六房》
導演:劉家良 主演:劉家輝、汪禹
兩倍片酬“搶”林黛
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之後,最大的對手是同樣從新加坡進軍香港的“老冤家”陸運濤。後者成立的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設立“粵語組”,通過粵語片打開東南亞市場的策略跟邵逸夫不謀而合。跟邵逸夫相比,陸運濤最大的優勢在編劇,旗下的大牌寫手甚至包括張愛玲。
為了應付陸雲濤,邵逸夫從美國請來一個主持人擔任公司的宣傳經理,這就是日後在影壇舉足輕重的鄒文懷。在鄒文懷的輔佐下,邵氏開始走明星戰略,“挖角名單”的頭一個目標就是陸運濤旗下的“頭牌”林黛。當時陸運濤把藝人看得很緊,鄒文懷不得不把電話打到了林黛的住處,而邵逸夫在後來的飯局中為林黛開出高於陸雲濤一倍的片酬。之後,林黛投奔邵逸夫,並於1957年主演了後來紅透香江的黃梅調《貂蟬》。到了1960年,香港十大賣座影片中,邵氏兄弟獨占6部,陸運濤的電懋隻有3部。
一怒“雪藏”李翰祥
《貂蟬》上映後,不但連續半個月場場爆滿,而且還在次年獲得了第五屆亞洲影展的五項大獎。邵氏名利雙收,也捧紅了從台灣來香港發展的導演李翰祥。有先見之明的邵逸夫跟李翰祥簽訂了8年長約,但後來邵逸夫卻一度雪藏李翰祥,這究竟是為什麽?
起因在於一部叫《後門》的戲。該片由李翰祥執導,在亞洲影展幾乎捧走了所有獎杯,但票房卻並不理想。在一次高層會議上,邵逸夫突然對李翰祥發飆:“我拍電影不是為了拿獎!”之後近三年時間,李翰祥不曾獲得任何片約。對這次“雪藏”事件,邵逸夫多年後曾在一次采訪中解釋道:“我經營邵氏,是做生意。少人看,就少得益,所以我寧願專心向大家都中意的娛樂(電影)著手。如果香港人喜歡藝術,可以去藝術中心,我寧願捐錢給藝術中心,做藝術節。我拍戲,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電影。”
小施妙計拍《梁祝》
就在“雪藏”李翰祥的第三年,陸運濤籌拍《梁山伯與祝英台》,試圖從邵氏的古裝片市場分一杯羹。邵逸夫迅速作出反應:“用最快的速度,拍出邵氏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李翰祥就這樣被“解凍”了。邵氏版《梁山伯與祝英台》中,李翰祥起用了一名新人,她就是後來邵氏的另一名當家花旦淩波,由她反串出演梁山伯。這部黃梅調電影在半個月內迅速拍完,擔任宣傳主管的鄒文懷拿“反串”作為新聞點大作宣傳。該片在香港和台灣都引起轟動,次年還在金馬獎大獲全勝,淩波拿到了組委會專門為她設立的“最佳演員特別獎”。
一罵成就《獨臂刀》
1964年,陸運濤夫婦遭遇空難,邵逸夫一度在香港電影圈沒有對手。但他不甘守舊,努力尋求變化。一天,他在《新生晚報》中看到一個名叫“何觀”的影評人所寫的影評,文中指邵氏電影“太過陰柔,缺陽剛之氣,是女星的天下,長此以往,發展不均”。而這個“何觀”,就是後來開創了新武俠電影的大導演張徹。
後來兩人見麵了,一拍即合,1967年,由張徹執導的邵氏新片《獨臂刀》公映,電影風格跟過去的邵氏電影完全不同,結果上映首周就刷新了香港影史紀錄。憑借《獨臂刀》破百萬港元的票房成績,張徹從此被圈內戲稱為“張百萬”。影片主演王羽的片酬也從過去的200港元躍至6000港元——這個價格已可比肩邵氏一線花旦,從此,邵氏的“男星時代”正式來臨。
急流勇退“讓”江山
1987年,邵逸夫停止電影製作,正式告別電影圈,外界都認為這與當時的電影市場變化有關——鄒文懷的嘉禾已經漸成氣候,同期的新藝城和德寶等新興電影公司也在迅速崛起,邵氏電影漸漸失去過去的優勢,走向衰落。
鄒文懷為何出走?其中一種說法是因為邵逸夫的愛人方逸華進入公司高層後,跟鄒文懷理念不合。邵氏元老黃家禧則透露:“鄒先生拍戲,隻求賣座,不管製作費,結果有很多地方都有浪費。方小姐呢,是管錢的,什麽時候需要什麽時候不需要,她會控製得很嚴格。因為這個問題發生矛盾,所以鄒先生就離開了。”據說當時邵氏的任何采購都必須經由方逸華簽字,曾有一個段子:當時拍電影如果用到雞蛋,用完後這些雞蛋必須要賣回給餐廳,這樣成本又“扳”回一塊。
不過,邵逸夫本人的解釋是,未來是電視的天下,電影遲早會被市場所淘汰,所以他傾全力經營電視帝國。事實證明,電視業讓他更加成功,日後嘉禾等一批電影對手都倒掉了,而邵逸夫的電視王國至今仍是一家獨大。
因錢“錯失”李小龍
邵逸夫和李小龍“失之交臂”故事,最為後人津津樂道,事情要從1970年說起。
當時在好萊塢發展受挫的李小龍帶著被華納兄弟槍斃的電影項目《無音簫》返港,他對向他伸出橄欖枝的香港公司開出條件:片酬1萬美元,拍攝周期不能超過60天,劇本必須讓他滿意。外界流傳,當邵逸夫聽到這番條件後,冷笑回應:“開什麽玩笑?一個武師,真敢開口!他難道不知道,邵氏300元一個月的武師有一大把嗎?”不過,後來邵氏元老黃家禧給出了“真相”:本來邵氏已經決定起用李小龍,但當時公司旗下的兩大男主角狄龍和薑大衛的片酬才1萬港元,李小龍卻要1萬美元,考慮到自家藝人的感受,最終邵逸夫才錯失了李小龍。
後來,李小龍被離開邵氏創立嘉禾的鄒文懷以7500美元的片酬挖走,其主演的《唐山大兄》上映後打破香港影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