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陸續有新作推出
2014年是華語大導演的回歸年,包括張藝謀、评内品陳凱歌、地电的作薑文、影新吳宇森、世纪侯孝賢等都紛紛在計劃中推出新作,后还在沉寂了整整一年後,未出相信這些大導演的现特回歸,會讓2014年的别好影壇熱鬧很久。
那麽大導們會給觀眾帶來什麽樣的李安新作呢?票房大賣的商業電影,還是评内品能斬獲國際大獎的藝術經典。事實上,地电的作觀眾對大導們多多少少還是影新有些期待的。目前已經有媒體迫不及待地替這些大導演們打起了算盤,世纪除了賺夠眼球票房長紅外,后还更是想當然地將這些大導演的作品跟那些國際電影節大獎聯係起來,無意中給了人們一個錯覺:這些人的回歸,除了票房口碑雙豐收,應該也會在像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戛納金棕櫚獎、威尼斯金獅獎這類國際電影節大獎中斬獲些什麽。但恕我直言,這樣的猜想如果不是出於善良的願望外,那就證明這些文章的作者壓根就不太懂電影。
大導們眼中票房比得獎現實?
還是先拿作品說話,這些導演中,陳凱歌的《道士下山》是一部武俠商業片,雖然凱爺曾經是華語電影人中唯一一位捧過戛納金棕櫚大獎的導演,但是想讓一部商業武俠片在國際大獎中斬獲些什麽,難度實在太大。當然,前有李安的《臥虎藏龍》當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例子,不是沒有可能,觀眾也盡可以暢想,但切不可當真。
再說薑文,《一步之遙》一看風格就是繼承了《讓子彈飛》的路數。美女舒淇和薑文老婆周韻兩人穿著高跟鞋燙著大波浪卷發,盡顯上海十裏洋場時髦勁兒,但既然《讓子彈飛》贏得7億票房,卻在獲獎上反響平平,相信薑文本人在《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失利後,應該會在票房上繼《讓子彈飛》之後再接再厲,獲獎這事,他應該不會太在意的。
此外,吳宇森的《太平輪》追求的目標是大衛·裏恩的《日瓦戈醫生》,這部電影當年就獲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在奧斯卡獎項中也成績斐然,獲三個獎項,但吳宇森的問題是,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名商業片大導演,以前沒有過獲得國際大獎的紀錄,我們可以對他電影的娛樂性和票房寄予厚望,要想獲獎,還是現實點吧。
台灣電影大師侯孝賢一改以前的作品風格,首次9000萬成本嚐試武俠片《聶隱娘》,並且放出話來,一定要痛改前非,“讓觀眾能夠看得懂。”一旦觀眾能很容易看懂侯大師的作品,相信一定不太會對那些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們口味。得國際大獎,希望並不大。
張藝謀最值得期待?
與前述這些大導相比,我覺得最有希望的還是張藝謀。老謀子曾經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被薑文形容為“得國際大獎就像是在自家後院裏拔蘿卜一樣。”事實也的確如此,就是那部情節簡單直白的《我的父親母親》,居然也能夠在柏林電影節獲得銀熊獎,那個時候的張大師,的確跟李安有得一拚。
但張藝謀的問題是,在經過了新世紀整整十多年的商業電影嚐試後,他還能夠在藝術電影的探索上找回原來的感覺嗎?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張大師在經過了跟張偉平的多年友情破裂後,我們應該相信他對於藝術電影的向往是真誠的。畢竟,靠《滿城盡帶黃金甲》和《金陵十三釵》這樣的商業電影可以讓他擁有多部豪華汽車,孩子可以上得起國際學校,但失去了知識分子的尊重,多年來一直折騰商業電影,確實把他傷得不輕。如今執導的《歸來》,是一部與《活著》相仿,主題沉重的作品。去年在開機儀式上,情性內斂的老謀子燒上三柱高香,深情一拜,不知他拜的是藝術還是票房?說實在這些年這位中國電影的標杆人物越來越讓人看不清麵貌了。在現階段的中國,商業與藝術,或者換句話說,票房與大獎總是難以兼得,拜了票房,是不是也就意味著拜拜了藝術。
內地導演離李安還有距離?
還是牛人李安一針見血,他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直截了當地指出,內地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拍出過很多部具有很深人文深度的好電影,在進入新世紀以來,“我認為內地目前還沒有出現特別好的電影。”
不知李安的這番話會不會讓這些曾經的大導們不爽,至少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新世紀內地這些大導演們幾乎把目光全都投向了商業電影的嚐試,但縱觀他們這十多年的作品,幾乎全部在國際電影節上“失聲”,這至少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導演們還沒有在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之間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技巧,既站著把錢掙了,又贏了人們由衷地喝彩。而這,正是李安最為擅長的,他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3年第85屆奧斯卡四項大獎)、《色戒》(2007年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就是最好的例子。
坦率地說,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之間有著不同的評價標準,幻想拿商業電影去獲以藝術電影為主的國際電影節大獎,是牛頭不對馬嘴,隻有很少數的電影導演能夠在這兩者之間偶爾成功。要想這些內地大導演們退回到20年前拍攝那些反思色彩特濃的作品來獲獎,似乎不太現實了。對於2014年這些大導演們“歸來”之作,我覺得在票房和話題上頗讓人期許,至於獲國際大獎,還是別抱太多希望為好。
當然,華語電影圈內的大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者: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