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休閑 > 2013年電影行業負能量:富二代領銜負評高票房 正文

2013年電影行業負能量:富二代領銜負評高票房

2025-01-16 15:08:33 来源:鹹嘴淡舌網 作者:焦點 点击:842次
2013年電影行業負能量:富二代領銜負評高票房(圖1)
《富春山居圖》被認為刷新了爛片底線
    根據數據顯示,年电能量截止到12月25日,影行业负中國電影票房已接近210億,富代负评房同比去年增長率達31%。领衔從近幾年票房增速來看,高票中國電影基本保持在30%的年电能量增速,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影行业负成熟電影工業相比潛力顯而易見,但正是富代负评房這樣高速發展的潛力背後,中國影視的领衔問題也在逐一浮出水麵。   行業現象一:“富二代”領銜主演“負評高票房”   關鍵詞:負營銷       2013年6月,高票《天機·富春山居圖》、年电能量《不二神探》、影行业负《小時代》先後上映,富代负评房其中大牌雲集的领衔《富春山居圖》從劇情至3D效果,被認為刷新了爛片底線;《不二神探》因其劇情空洞和演技做作,高票被觀眾稱為繼富春之後的吐槽第二彈;《小時代》更憑借三觀不正的劇情導致負評連連。然而就三部影片如此惡評,卻無一不帶來高票房,由此產生了年度現象——負營銷,被觀眾吐槽為“富二代”影片。   觀點       “富二代”開啟了“負營銷”模式,即電影並非以其本身的高水準取勝,而是由集體吐槽引發話題效應,靠負麵評價帶動觀影好奇所致。從營銷模式角度而言,與其說負營銷是基於影片空洞內容和不堪質量之上的無奈之舉,不如說爛片造就了這種荒繆的營銷模式。營銷是為提升影片票房服務的,好的營銷無疑為影片錦上添花,但負營銷隻贏在一時,促使影片成為廉價的一次性消費品,影片藝術生命周期極短。就在今年賀歲檔,馮小剛新作《私人訂製》在千呼萬喚下終於露麵,然而僅在點映期即遭致業內外一致聲討,“成全自己,惡心別人”的負口碑卻絲毫沒影響該劇吸金能力,公映後以3.2億刷新首周票房紀錄。從這一點來看,負營銷有時並不是有意為之,而是從側麵反映了國產優質影片稀缺的問題。從產業發展來看,負營銷所帶動的“審醜”現象也嚴重阻礙了電影行業的健康發展。       營銷作為電影產業細分領域之一,近幾年初興,無論規模和利潤都不高,但新生行業切忌浮躁、喜功,在考慮做大做強的同時要先保證行業的健康持久發展,一方麵加強從業者自律,另一方麵從長遠效益出發,精準定位細分人群,製定有效的營銷策略,為影片帶來更多正能量。

2013年電影行業負能量:富二代領銜負評高票房(圖2)
《獨行俠》票房和口碑均不得誌   行業現象二:好萊虎失聲大片模式不靈   關鍵詞:逆襲       今年多部好萊塢大片《獨行俠》、《驚天危機》、《重返地球》等不僅在美國本土票房慘淡,中國作為最大的海外市場也反饋平平,票房和口碑均不得誌,甚至《極樂空間》、《魔境仙蹤》等IMAX特效影片也難挽頹勢,讓近年流傳的“大片模式即將崩盤”一說更加接近現實。今年好萊虎的集體失聲卻為國產片提供機遇,實現逆襲,尤其多部中小成本影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圖》等票房接連開花,為國產片打了一劑強心針。   觀點       去年新政增加了分賬片數量及分賬比例,本以為今年好萊虎將來勢凶猛,但從今年大片票房表現來看,卻並未達到預期。是否大片模式失靈,並不好蓋棺定論,一方麵畢竟大片模式是工業化製片體係下的產物,興盛20多年自有其道理。另一方麵,如何理解“失靈”?從收益來講,對好萊塢而言,大片的真正價值不隻有票房收益,更在於後產品開發等長尾收益,此外就今年大片的意外落馬還需從多方因素考量,是否成本過高造成票房壓力、是否檔期擁擠造成排片不利等等。從市場角度來講,對於觀眾審美疲勞,內容同質化等質疑,不僅體現在好萊塢,國產片問題尤重,而理性思考未來如何調整戰略,適應市場變化才是當務之急。       所以,以上問題重點不在於好萊塢或大片模式興衰與否,也不在於鑽對手的空子獲得逆襲,根本在於,中國電影產業如何看待自己,提升自己,縮短差距。未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遇強則強,靠硬實力參與市場競爭,才是博弈之道。   行業現象三:光棍節檔期除了淘寶都是loser   關鍵詞:光棍檔       今年光棍節檔期,國產愛情片全軍覆沒,單日票房產出不到5000萬,未達去年同期水平,然而淘寶單日成交額卻破350億,相當於兩年中國電影票房產出,從這一點來看,光棍節隻有淘寶是贏家。   觀點       2011年11月11日,《失戀33天》以黑馬之姿創造了“光棍節”這一新檔期,然而接連的兩年光棍檔大量愛情片紮堆兒上映,但多數成為炮灰。去年5部愛情片,單日單部最高票房未過300萬,卻成就了動作片《寒戰》,今年國產愛情片也全軍覆沒,卻為進口片《雷神2:黑暗世界》做了嫁衣。雖然愛情片造就了光棍節檔期,但從這兩年票房表現看,愛情片卻已然成為炮灰。       從這一意義來講,中國與美國不同,美國類型片概念清晰,檔期與類型片有著強關聯性,一般來說5、6月以家庭片和特效大片為主,7月以後影片趣味開始偏向成人、動作片和喜劇,10、11月份轉向藝術片,萬聖節檔主打驚悚電影,聖誕節則走大製作和溫情路線。相比國內,電影檔期並未呈現出明顯差異化,大多以中國特色假期為檔期命名,這與中國電影類型特征不明顯有關,大量影片市場定位不準確,隻能見縫插針“求檔”,相對類型化檔期,也許並不適合中國,而“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裏”更適合現狀。與其視光棍節為當期,跟據檔期去分配影片,造成同類影片競爭形成內耗,不如看作是一種營銷方式,利用影片去創造更多的“光棍節營銷策略”。

2013年電影行業負能量:富二代領銜負評高票房(圖3)
《被解救的薑戈》由於技術問題被緊急叫停   行業現象四:薑戈停映揭中國電影分級之傷   關鍵詞:停映         2013年4月11日,昆汀·塔倫蒂諾第一部來華上映的作品《被解救的薑戈》在內地各大影院全麵公映,但當天上午即接到緊急通知:由於技術問題《被解救的薑戈》全線停映。據業內人士透露,此次停映因影片中男主角生殖器裸露鏡頭未刪所致。5月12日薑戈複映,卻未獲解救,首日票房僅370萬。

觀點:         《被解救的薑戈》在內地上映當日被緊急叫停,引發了國內外熱議,甚至在美國成為“個案”。據各方透露,《被解救的薑戈》複映後時長縮短4分鍾,相較原版不少血腥、裸露鏡頭都已進行刪減,如此“閹割”版薑戈已然失去了昆汀·塔倫蒂諾的作者風格。而細數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薑戈事件其實並不是首次“急刹”,《浮城謎事》、《銀飾》等均遭遇過所謂“技術問題”。歸根結底,中國電影難言之傷又再次浮出水麵——電影分級製。       很多國家都有嚴格的電影審查製度,隻不過是以電影分級製為前提。在美國,《被解救的薑戈》被列入R級片,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才能觀看。但國內並沒有相關的電影分級製,所以對於“R”級片國內一直是持禁播或大量刪減後上映的辦法。如此操作形式及停映風波導致薑戈藝術性和票房大打折扣。換言之,現行的電影審查製度正越來越成為電影發展的桎梏。許多優秀影片難入國門、難進院線,而中國電影需要新鮮血液,需要不斷完善,聆聽電影人及觀眾呼聲,或許中國電影審查分級製步履維艱,但不應該讓任何借口阻礙了相關探索和嚐試。   行業現象五:《鋼鐵俠3》發行雙版本特供中國觀眾   關鍵詞:特供片         2013年5月1日,中美合資巨製《鋼鐵俠3》全球公映。然而內地上映的《鋼鐵俠3》其實是好萊塢準備的“特供版”。之前中國明星範冰冰與王學圻加盟參演一事被炒得沸沸揚揚,其實兩人不過是在“特供版”的3分鍾裏走過場而已。上映後,不僅引發了中國觀眾強烈不滿,也激起業內諸多評議。   觀點       《鋼鐵俠3》中範冰冰僅在中國特供的3分鍾裏亮相,而王學圻在國際版中僅有幾句台詞。而2012年8月廣電總局收緊了合拍片政策,強調了中國演員的主演地位,直接導致《鋼鐵俠3》合拍片身份流產,卻捧紅了行業新詞——特供片。從今年幾部特供大片來看,何為特供片——合拍是假,圈錢是真。實際上,特供片並未將電影質量拉上新台階,也沒有真正幫助中國元素打進海外,隻淪為忽悠的把戲。從行業角度來看,特供片不僅使大量電影投資資金流走,還擠占了國內的市場空間,對國產片形成威脅,成為助推好萊塢進一步占領中國市場的工具。在此意義上,中國電影應該嚴格抵製特供片這種欺騙行為。       理想中的中外合拍,應該建立在雙贏的基礎上,但礙於文化價值差異等矛盾,到目前為止尚未有成功先例,這也解釋了目前合拍片在中國的尷尬處境。從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出發,未來合拍片不僅為中國元素和文化走出國門提供機會,也是國外先進技術和人才進入國內的過程,雙方如何博弈?中國電影如何借力打力?這是思考重點,也是加速行業發展之路。
作者:知識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