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這些理發館嗎?上海造、剃刀、世纪理發票、发馆胡刷、底带的理燙發。世纪
70年代理發需要早早去排隊,多以“革命頭”為主,底带的理年輕人要想理個新潮的世纪發型,女同誌燙個新、发馆奇、底带的理特的世纪發型是渴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80年代喇叭褲、收音機風靡全城,发馆理發館門口也掛起了三色筒,底带的理館內依舊熙熙攘攘,世纪甚至男性燙發的发馆人數比女性還多,理發館內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聚集地;
9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女性師傅成了主角,國營轉變成為個人承包,新潮的理發館越來越多,老式的理發館內也貼起了新潮的港澳台明星圖片;
2000年代大多理發館都改為美容店,裝修豪華、麵積大、美發師、技師、助理等等服務眾多,理發、美容、燙發、焗油等項目繁多,服務周到,美容美發是一種舒服與享受;
2010年後如今人們很難找到以前的那種理發館了,美容美發店以全新、現代化的麵貌出現在大眾麵前,那些老式的剃頭匠和理發師傅在歲月的煙塵中消失了。可發生在那年月理發的故事卻留在了我們塵封的記憶之中。
十幾平方的狹長屋子,幾盞昏黃的吊燈;三張鐵質的理發椅和幾位最平凡的中國手藝人。理發館內每天都在發生著如同程序般的故事,隻有往來顧客的發型、穿戴和手藝人的隻言片語在恒定的空間內刻上了流動的時間烙印。所謂“觀一方天地,知世間滄桑”,小小理發館內文化符號的跳動,折射出中國社會的巨變。在這種巨變下所產生的社會矛盾,有的已經隨老手藝人的離去而化解,而有的則成為新的文化符號,被曆史所標注。
導演、編劇王祖梁介紹這部實驗性電影短片時說,這是一部編年體,類似話劇的帷幕開合一樣,一個長鏡頭一個年代,曆史和生活是沒有導演的,更沒有人可以喊“卡”,不管你是多想停留或是多麽奔忙都要遵循時間的軌跡。所以在開拍之前就進行了數天的排練,無數次的演員走位,攝影機走位,拍攝地又是在一間幾平方的理發館裏,三麵都是鏡子,如何不穿幫,又能表現那個時代的特征,這是最難的!
導演王祖梁、攝影李予及演員在現場彩排
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存在兩種方案,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一切手段完成一鏡到底,但是隻要有一個年代沒有順利完成這部戲就是不完整的,所以製片人趙勇智選擇了一套保底方案就是每個年代的分切拍攝,這就意味著每個人的工作量翻倍,最終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最後一個年代戲順利完成後,這台大家夥也就完成了他的備用使命。
演員、攝製人員舞蹈室排練
飾演80年代胳膊脫臼小演員蘇禾心排戲
時代是沒有辦法複製的,驚喜和困難交織在一起給他的參與者難以磨滅和忘懷的記憶,時代之間也在競爭著,生怕其他的時代把他代替,但是回頭看看那確實是多慮了,沒有人能走在他們前頭,也不可能衝淡了印記。
80年代部分參演人員合影
主演張誠在剛接到這部短片,看完劇本後,第一感覺就是時間慢點再慢點,好像就是這部戲的初衷,對於近半個世紀理發館的一個變化,正好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巨變的一個縮影,後來慢慢的覺得是在領略劇中角色人生風采,做好當下的自己的一種警示,心胸都開闊很多。
肖師傅飾演者張誠在拍攝現場
劇中孟老師飾演者栗克在拍攝現場
《理發館》采用“一鏡到底”的拍攝形式,製片人趙勇智坦言現場參演人員及攝製人員達到近40人,每個年代一個鏡頭,現場如何把控,也是不容忽視的一方麵。
70年代參演演員及攝製人員合影
製片人趙勇智還說,拍攝這部短片之所以選擇一鏡到底,是因為中國的巨變猶如曆史潮流不斷前進,時代變遷無論好壞,沒有重來的機會,隻能順應才能發展,思變才能做得更好。有些年輕朋友看了會覺得沒有商業價值,但是碰巧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如果初衷就是商業的,那他還能經受的住時間的考驗嗎?
一排左四為當地國營理發館理發師楊素蘭
短片《理發館》主創合影
短片《理發館》末尾曲由青年音樂人王鵬著手創作,作詞作曲《孤獨的歌》。王鵬坦言,自己也在這部短片中飾演了70年代理發館中的一個角色,但是當時並沒有深刻理解這部戲的整體輸出的概念,直到看到短片的一個初片剪輯效果,給了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時代在變,人在變,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不可複製的,誰在停留?誰在奔走?一見一回,時間為由!
中間為演員、原創音樂王鵬
歌曲《孤獨的歌》
導演王祖梁坦言,電影短片《理發館》因為跨越年代長久,空間設備受限等等客觀原因拍攝製作存在一定的瑕疵,但劇組40多位演職人員沒有一個人索要片酬,這份精神促使他完成這個心中的小目標。這幫影視人用自己的行動獻給自己、獻給堅守傳承的老手藝人、獻給祖國近半個世紀的巨變的一份可以留下的影像禮物。
在此代表劇組所有人員,向中國改革開發近半世紀致敬!
第八屆“羊城印象”廣州國際微電影大賽,《理發館》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電影金獎”
入圍第六屆溫哥華國際華語電影節
第四屆櫻花電影節 影視新星
前往觀看電影短片《理發館》 https://www.xinpianchang.com/a1062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