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即將上映
電影版的爸爸《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以下簡稱《好聲音》)去年12月底上映,號稱3千萬的去儿全部投資最終隻換來數百萬的票房和數不清的惡評,是制作左右一樁不折不扣的賠本“買賣”。然而,神速《好聲音》“啞火”的个月前車之鑒並沒有嚇退後來者,另一部根據熱播電視節目改編的完工電影《爸爸去哪兒》即將於今年1月31日大年初一登陸大銀幕。從《爸爸去哪兒》之前舉辦的爸爸多場試映的情況來看,觀眾對該片的去儿全部熱情遠遠高過《好聲音》,不少院線人士也頗為看好該片的制作左右票房。隻不過,神速《爸爸去哪兒》在大年初一將麵臨《澳門風雲》、个月《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完工《前任攻略》等眾多電影的爸爸圍攻。該片能否為“熱播電視節目電影化”正名,去儿全部將是制作左右今年春節檔最大的懸念。
《爸爸》VS《好聲音》之相同 依靠收視拍攝神速
盡管業界對《爸爸去哪兒》的票房預期要比當初對《好聲音》的預期高得多,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兩部電影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事實上,同樣脫胎於熱播電視綜藝節目的《爸爸去哪兒》和《好聲音》,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
首先,二者所依托的都是高收視率的電視綜藝節目,都擁有龐大的觀眾群體。《中國好聲音》近兩年大紅大紫,收視率屢次破紀錄,多位參賽學員歌手也成長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例如吳莫愁、李代沫等。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則是2013年的年度黑馬,以平均收視份額17.85%的成績位列全國綜藝節目榜首,是除蛇年春晚以外,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之一。參加《爸爸去哪兒》節目的五對明星父女、父子——林誌穎和Kimi、田亮和Cindy、王嶽倫和Angela、郭濤和石頭、張亮和天天,無一例外全部成為新的偶像明星,個個身價暴漲。而且,《好聲音》和《爸爸去哪兒》在拍成大電影時都采用了電視節目原班人馬,希望最大限度地將電視綜藝節目的觀眾吸引到電影院裏去。
其次,《爸爸去哪兒》和《好聲音》的電影版都采取了趁熱打鐵、短平快式的拍攝方式。電影版《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2013年10月10日正式開機,當時《中國好聲音》節目的第二季剛剛落幕。該片於同年12月底上映,和開拍時間隻間隔兩個月,實際的拍攝時間僅有20多天。這種“快餐式”的拍攝手法在當時就曾引起電影界人士的質疑,被批評為為了搭車賺錢快不顧電影質量。相比之下,《爸爸去哪兒》電影版的拍攝時間更為短暫——從《爸爸去哪兒》節目第一季結束到電影上映隻有1個月左右,堪稱神速。
對於這種趁熱打鐵“趕拍”出來的電影,兩部電影的片方都信心十足。電影《好聲音》的總策劃金磊在影片開拍之初就曾喊出“票房破10億”的口號,其依據是:“收看‘好聲音’節目的觀眾有7000萬,加上網絡和海外觀眾共有2億人,如果看節目的觀眾都來看電影,我們的票房將超越《人再囧途之泰囧》!”設想雖然很美好,無奈市場並不買賬。
電影《好聲音》上映首日票房隻有80萬,上座率也十分慘淡,導致很多影院直接將其下片。該片的最終票房也不過幾百萬,和3千萬的投資比起來,絕對是一筆虧本的買賣。“好聲音”啞火,觀眾不“轉身”,這也給《爸爸去哪兒》電影版蒙上一層陰影。對於《爸爸去哪兒》的票房,該片的主創同樣信心十足。該片的主演之一、同時也是電影演員的郭濤就大膽給出了“票房13億,超越《人在囧途之泰囧》”的預測。郭濤直言,《爸爸去哪兒》其實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部在影院裏上映的真人秀節目,他對這檔真人秀節目的號召力深具信心。
《爸爸》VS《好聲音》之相異 另起爐灶Or節目延續
同樣根據熱播電視綜藝節目改編,電影版《爸爸去哪兒》和電影版《好聲音》最大的區別在於內容:《爸爸去哪兒》內容上是對熱播綜藝節目的延續,《好聲音》則是用節目的原班人馬另起爐灶講一個關於音樂夢想的全新故事。
《好聲音》在上映期間遭遇最多的批評就是“味道變了”。一些曾是《中國好聲音》節目忠實粉絲的觀眾指出,該檔節目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歌手的表演以及他們與導師的互動。電影版雖然啟用了節目裏的歌手學員,但其講述的故事和《中國好聲音》這個節目沒有直接的關係,自然失去了吸引觀眾觀影的魅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既然是一個全新的故事,那麽選秀歌手和專業演員相比,在表演上顯然有天然的差距。正如一位網友所說:“我們喜歡‘好聲音’是喜歡看學員們在台上PK音樂、聽導師的麻辣點評,而不是欣賞他們的演技。”
《爸爸去哪兒》完全放棄了另起爐灶的想法,而是將電影版《爸爸去哪兒》變成了電視節目的延續。事實上,電影版《爸爸去哪兒》就是第十三期的電視節目,沒有完整的劇本和完整的故事,就是一檔爸爸帶著孩子完成各種任務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兒》片方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電影版是否會引起大的反響,跟電影是否與電視節目有聯係相關。“如果是單純做一個新的故事和劇情,脫離節目本身,那電影對於粉絲的吸引力會大打折扣。如果與節目有一定的關聯,反而會引起眾多粉絲的共鳴。所以《爸爸去哪兒》電影跟電視節目一樣,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真人秀路線。”對於這部升級版的電視節目能否讓電影觀眾買單,我們將拭目以待。
作者:焦點